一、竹叶青茶叶制作过程。
1、制作竹叶青的芽叶要求严格,根据一级、二级、三级等不同等级其标准也不同,一般标准是采摘独芽,形如黄瓜籽,大小匀净,不带空心芽,不采紫红色茶芽,因紫红芽加工后变黑而影响商品性;其次是采摘一芽一叶初展和一芽一叶开展的芽茶,无芽不采,病芽、焦芽不采,每一等级应作到芽形基本一致,分级制作分级销售,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2、摘采回的鲜嫩茶芽要放在竹筛或纱筛里进行摊凉,使水分蒸发芽叶轻度萎凋便于加工造型,注意不可萎凋过度造成芽干枯尖影响加工品质。
3、杀青锅温约100°-120℃,每锅投芽叶约300克,不可过多,以便抖焖理条,杀匀杀透变熟约5分钟后,将锅温降至80℃左右进行初步理条,手法是用一只手循徊往复地抓、抖、压、带条,先轻后重随水分蒸发逐渐加压。待芽叶6-7成干时进行整型,锅温不可过高,仍保持80℃。手法是采取四指并拢在锅里作钩、压、磨、挡、吐的顺时针往复运动,直到八成干后起锅摊凉在筛里,待集中辉干定型。
4、将摊凉过的茶芽重入锅内进行挥干整型达到每个茶芽呈扁平直滑、干燥香脆每锅可挥量300-500克、锅温80℃,手法仍作往复的钩、压、磨、挡、吐顺时外运动,连贯运动即钩为四指钩着茶、压为手掌适当压紧茶,磨为手掌带着茶在锅内磨动至光滑干直,挡为手带茶在锅内不停挡动,吐为手带着茶挡磨一周后在虎口处吐出直到形状、干度达到要求即成商品竹叶青名茶。
二、怎么分辨竹叶青茶叶优劣竹叶青茶叶冲泡方法
1、对竹叶青茶叶的分辨总体归纳大致就3个字,闻、观、品。
2、一、闻——闻干茶的香味,竹叶青茶叶属于炒青绿茶,所以对茶叶的原本成分保存比较完整,干茶带有原始茶青的清香味,越好的竹叶青带有茶叶清香味越浓,而且没有别的异味。
3、二、观——观看竹叶青茶叶的外形,竹叶青茶外观扁平尖细似竹叶,因而才叫竹叶青。因加工原因,竹叶青处于绿色,而且很光亮。
4、三、品——品竹叶青茶叶的味道、口感。整体来说,竹叶青茶叶的口感是清香可口,入口甘醇,回甘很快!在入口之前,会闻到一股淡淡的茶叶清香味、香气嫩栗香、浓郁持久,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嫩醇爽。
5、一、将茶叶投入杯中,一般选用玻璃杯或白瓷杯饮茶,而且无须用盖,这样一则增加透明度,便于人们赏茶观姿。一般150ml的玻璃杯投茶量在1-2克。
6、二、往杯中注入温水,竹叶青不宜于用滚沸水,水温在85℃左右则可。
7、三、静置一两分钟便可,在这过程中,上浮的竹叶青会逐渐地一一下沉至杯底,这也是竹叶青冲泡过程中的一大观赏点。
8、茶是一种深沉而隽永的文化。毋庸置疑,中国茶是华夏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已成为流淌在这个古老民族躯体里的悠久而青春的血液。千百年来,峨眉山茶一直以其清醇淡雅受到名人雅士的喜爱。
9、1964年,时任外交部长的陈毅元帅来到峨眉山考察,在万年寺与老僧人品茗对弈时对所品之茶赞不绝口,问道:“这是何茶?”老僧人答道:“此茶乃峨眉山特产,尚无名称。”并请陈毅元帅赐名。陈毅元帅仔细审视杯中茶叶,只见汤清叶绿,一片生机,便由衷地说道:“这多像嫩竹叶啊,就叫竹叶青吧。”从此,竹叶青声名不胫而走。
10、竹叶青是我国高级扁平绿茶的代表。此茶采自清明节前白雪未尽春芽初萌时,故名“峨眉雪芽”,唐时名“峨眉白芽”、“峨眉雪茗”。宋明以来又有“雪香”、“清明香”等雅称。其外形扁平光滑,挺直秀丽,色泽嫩绿油润,香气清香馥郁。细细品之,一缕太和之气弥于唇齿之间,味真意幽,神静气宁。因其产量有限,故极其珍罕。
三、竹叶青茶应该如何冲泡
1、每种茶的生长培育方式不一样、生长环境不一样,烘培的方式也不一样。这些元素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冲泡方式不一样,每次的冲泡量也不一样。那么,竹叶青茶叶怎么泡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2、【选具】高档细嫩名竹叶青茶,一般选用玻璃杯或白瓷杯饮茶,而且无须用盖,一是为了增加透明度,便于人们茶舞;二是为了防止嫩茶泡熟,失去鲜嫩色泽和清鲜的味道。普通的竹叶青可以选择用茶壶泡制。
3、【洁具】将选好的茶具用开水一一进行清洗消毒。
4、【温杯】用开水将茶杯烫洗一遍,提高杯温,在冬天,尤显重要,利于竹叶青茶冲泡。
5、【浸润泡】先将摄氏85-90度的沸水冲入杯中,然后取茶投入,竹叶青茶便会徐徐下沉。
6、【冲泡】采用高冲法冲泡三次,使杯内竹叶青茶上下翻动,杯中上下茶汤浓度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