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六堡茶叶醒茶(六堡茶的具体冲泡方法如下)

一、六堡老茶常见问题答疑(上)

1、最近和茶友讨论老茶比较多,皆因远年·701和远年·703这两款茶,茶友们评价高,反馈多,也刷新了一些茶友对六堡特别是老六堡的认知。

2、当然这里不是想标榜我家茶的品质无出其右,但两款茶分别在斗茶大赛15-29年组、30年以上组获奖,最起码说明这两款茶的品质,在同年份段的六堡茶里面,是有一定代表性的。

3、原来我有过一个观点,就是六堡茶的魅力在于:六堡中期茶和老茶,滋味的层次感比熟普要丰富。

4、云南人在70年代从广东学会了冷水渥堆工艺,开启了普洱熟茶的时代,普洱熟茶从诞生伊始便采用大水大堆的发酵方式,发酵程度普遍偏重。

5、而六堡茶(现代工艺)在过去几十年,大多采用单蒸或双蒸的轻发酵工艺,即使是冷水渥堆发酵,也是采用潮水量少的轻发酵方式。

6、高发酵度的熟普宜现喝,但后续转化空间不大。

7、轻发酵的六堡茶,留下一定的转化空间作为后期的仓储转化预期,六堡茶的仓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工艺的一个环节。

8、轻发酵亦或重发酵,只是不同的制茶理念和工艺取舍上的分别,并无根本上的优劣之分。

9、其实,关于广东普洱、云南普洱和广西六堡茶的历史渊源,也是很有意思的一段故事,以后有机会另文再表,今天主要是解答茶友问到的几个关于六堡老茶的问题。

10、一、能不能通过品饮判断一款茶是多少年的?

11、答案是可以的,通过品饮能判断大概的年份区间,但不能准确到哪一年。要判断年份无非就是干茶、滋味、叶底结合着来看。

12、干茶:年份茶的干茶会比新茶轻,部分会挂白霜。

13、举个栗子,同样的罐子,40年的远年·703装250g,而7年的严选·106能装280g。

14、叶底:年份茶的叶底多呈现黑褐色,如果仔细看叶张,会看到类似“蛤蟆背”的纹路。

15、滋味:从香、水、韵三方面判断,年份越长,香气越沉汤,汤水越绵密,陈韵越悠长。

16、综合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就可以得到一些基本的判断,比如:这是一款10年内的茶;这款茶超过20年等…

17、首先是发酵程度的轻重,会影响对年份的判断,我曾经做过一个小实验,分别拿一个10年左右的传统工艺六堡茶(双蒸双压),一个4年左右的重发酵六堡茶,给身边的茶友们盲饮,结论出乎意料,几乎所有人都会认为后者的年份比前者要长。

18、其次就是陈化环境的温湿度,决定了陈化速度的快慢,这个我在上周的文章已经说过了(相关阅读:北方该如何存放六堡茶?)

19、二、10年、20年、30年的老茶,口感上有什么区别?

20、六堡茶的陈化,10年是一个台阶。

21、陈韵初现,消散了堆味、异味、青涩气,滋味变得纯净,口感变得醇和,但陈香还不太沉汤,有些飘忽不定。

22、茶汤的顺滑感出来了,口感细腻而绵密。陈香变得沉稳而持续,按我的经验,任何一个喝过退仓干净、冲泡得当20年老六堡的茶友都不会怀疑那个气味是“香”,和什么霉味、枯枝味、廉价脂粉味等等相去甚远。

23、除了陈香之外,发酵轻的会进而出现参香,发酵重的会出现药香。之前不太溶于水的物质逐步小分子化,汤越来越浓,随之滋味的丰富性和层次性也上升了,茶汤的粘稠度就出来了,喝着有一种米汤般的粘稠感。

24、没错,老茶有不好的,有平庸的,也有优秀的,我们大概分了一下,主要有以下三种:

25、仓储异常放坏的、人为做旧的、臆造品均属于名不副实类型的。

26、仓储异常、人为做旧可以归为一类,本质就是存放的环境湿度过高,微生物繁衍过快过多,导致茶叶霉变,如果经醒茶无明确变化,这款茶就彻底没救了。

27、至于臆造品,见得不多,放一张相片让茶友们掌掌眼吧

28、有人说老茶就要有陈香,这句话既对也不对,任何一款茶,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沉淀,都会转化出一种特殊的“陈韵”,但很多老茶水薄味淡缺少层次感,仅有的一点优势就是有陈香(有时候会有些木香),我们也不能称之为一个品质优秀的老茶。

29、市场上不少的老茶,是处于这条水平线的,究其原因无非有二,一是茶青内质单薄,二是发酵制程出了问题。

30、真正品质优秀的老茶,除了有陈香、陈韵之外,还必须具备“香扬水鲜活、鲜爽渗透力”的“茶之活性”。

31、具体表现为:初泡水细味甜,绵滑顺喉。再泡茶气卓著,韵感十足。三泡过后,通体温暖,冷香悠长。

32、只有内涵物质丰富、制程得当的好茶,才能经过时间的磨砺转化成一款品质优秀的老茶。

33、今天就说这么多,这一篇是上篇,下篇会继续解答茶友关于老茶的疑问。

34、为了找到一杯好六堡茶,我们到底做了什么?

35、六堡茶的价格究竟由什么决定(附2019六堡茶价格表)

36、六堡茶的功效有哪些?六堡茶功效全面解读。

37、欢迎关注【六堡茶之家】,了解更多六堡茶知识、业内干货!

二、如何正确的喝茶

1、茶叶是中华民族的挚爱.每天早茶晚茶.有很多人都已经成为习惯了.但是喝茶也是有学问的.有些时候喝茶影响健康.怎么正确的喝茶与喝茶的禁忌.下面大家一起学习下.

2、不能空腹喝茶空腹喝茶会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还会引起“茶醉”,表现为心慌、头晕、头痛、乏力、站立不稳等。另外,空腹喝茶会加重饥饿感,严重者可致低血糖性休克空腹喝茶。空腹喝茶等于“引狼入室”,我国自古就有“不喝空心茶”之说。正确方法.空腹或早上起床后,应先喝一杯白开水,再吃点一些点心,然后再喝茶。

3、不喝太烫的茶太烫的茶水对人的咽喉、食道和胃刺激较强。如果长期喝太烫的茶水,可能引起这些器官的病变。据国外研究显示,经常喝温度超过62℃茶的人,胃壁较容易受损,易出现胃病的病症。正确方法茶泡好后,稍等片刻,待茶水温度冷却至60℃再慢慢饮用。

4、凉茶过夜茶不要喝老人常说“薄酒”、“冷茶”最伤身。可见喝冷茶对身体不好。冷茶对身体有滞寒,聚痰的副作用,特别是对于体寒的女性来说,更不宜喝冷茶。正确方法泡好茶后及时喝完,如果喝不完应倒掉,不可放冰箱和隔夜后再喝。

5、茶叶不要泡太多次头开茶汤可含水浸出物总量的50%,二开茶汤含水浸出物总量的30%,三开茶汤则为10%,四开茶汤却只有1-3%,再多次冲泡就会使茶叶中的某些有害成分也被浸出,因为茶中的微量有害元素往往是在最后泡出。正确方法.一般茶叶在冲泡3-4次后就基本上没有什么茶汁了,所以最多泡四次。

6、饭后喝茶禁忌饭后不宜马上饮茶。饭后立即饮茶,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消化,同时茶中的单宁酸能使食物中的凝固物质,给胃增加负担,并影响蛋白质的吸收。正确方法最好是在饭后一小时后喝茶,可促进消化,消除油腻。

7、浓茶少喝古人云“淡茶温饮最养人”。浓茶含有较多咖啡因,茶碱多,刺激强,易引起头痛,失眠。同时还可以引起心跳过快,对患有心动过速、早搏和房颤的冠心病患者不利。特别是妇女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内更加不宜喝浓茶。正确泡茶.茶和水的比例要适度,不宜放太多茶叶和太少水。

8、不要用茶水吃药茶叶中含有大量鞣质,可分解成鞣酸,与许多药物结合而产生沉淀,阻碍吸收,影响药效。俗话说:“茶叶水解药”,所以千万不要用茶水服药,否则这药就白吃了。

三、六堡茶需要醒茶吗

1、冲泡前的“醒茶”,是一道很重要的环节。通俗地说,醒茶就是使沉睡或尘封的茶叶通过与空气、水分的接触而苏醒过来,使叶片自然地呼吸,唤醒茶质,凝聚茶香,醇厚口感。

2、一些六堡生茶新茶,会带有些许的烟火味,通过醒茶同样也能产生消散效果。六堡熟茶一般都需要醒茶,特别是年份比较近的,要通过醒茶消去渥堆气。

3、经过陈化后的六堡老茶,往往味道沉闷、香气涣散,很难展现其深沉饱满的韵味。醒茶,可以唤醒老茶的活性,消散杂味,使茶更加适口,醒茶的秘诀在此

四、如何正确喝茶 正确的喝茶方法

1、第一遍的茶一般是不喝的,因为第一遍叫做醒茶,只是用来洗洗茶,然后把茶多酚给醒出,第一遍茶是没什么营养的所以洗出来第二遍再喝。

2、一般人喜欢用刚刚烧开的水来泡茶这是非常错误的泡茶方式,一般应该要用温水来泡茶,太热的水会破坏茶里的营养物质。

3、喝茶也要看喝什么茶,红茶偏热,绿茶偏寒所以各种体质的人也要看看自己应该喝什么茶不应该喝什么茶。

4、喝茶的时候不能用保温杯等金属容器泡茶,最好的是采用玻璃杯或者陶瓷杯泡,一般紫砂壶为好。

5、睡前不能喝茶大家都知道吧,要不然因为咖啡因睡不着可不是闹着玩的,还有空腹不要喝茶哦,要不然容易胃胀。

6、隔夜的茶是不能喝的,因为会有很多的细菌的滋生,所以还是倒掉换新茶吧。

7、喝茶应该小口慢饮的品茶,切勿大口大口的喝茶,大口喝茶对胃和肾是一种很大的负担。

喝茶的注意事项:摄入许多蛋白质时也不宜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