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艺铁观音怎么泡(铁观音的冲泡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铁观音制作方法

1、铁观音的制作工艺具体方法如下:

2、铁观音一年可采四季,分春茶、夏茶、暑茶和秋茶。鲜叶采摘标准必须在嫩梢形成驻芽后,顶叶刚开展呈小开面或中开面时,采下二、三叶,俗称开面采,是指叶片已全部展开,形成驻芽时采摘。

3、茶青采摘回来后,要将其薄薄的摊凉在地上晒青。晒青形式有很多种,有的是摊在水筛上架在架子进行;有的是直接摊铺在地上;有的在地上铺上竹筛进行。主要还是根据当时的气温来。晒青的目的是先使箐叶蒸发部分水分,为摇青作准备。

4、当青叶晾青后,根据青叶的水分变化情况,就可以决定是否摇青了。将水筛中的青叶倒入竹制摇青机中准备摇青。摇青使叶子边缘经过摩擦,叶缘细胞受损,再经过摊置,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伴随着叶子水分逐渐丧失,形成乌龙茶的特有品质。

5、铁观音的色、香、味在做青阶段(晒青、凉青、摇青)已基本形成,而炒青是承上启下的工序。通过高温杀青巩固已形成的品质,使部分水分散失,便于揉烘整形的操作。

6、铁观音的揉捻是多次反复进行的。初揉约3-4分钟,解块后即行初焙。焙至五、六成干,不粘手时下焙,趁热包揉,运用揉、压、搓、抓、缩等手法,经三揉三焙后,再用50-60℃的文火慢烤,使成品香气敛藏,滋味醇厚。

7、慢烤后的茶叶最后经过簸拣,除去梗片、杂质即为铁观音成品茶。

8、以上便是铁观音茶叶的主要加工工序,铁观音与其他茶相比,其制作工艺更为复杂,看茶做茶,更加强调人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不同的制茶师在做茶的各个环节上把握的程度不同,做出的茶风格各异、特点突出。

9、优质铁观音茶条卷曲、壮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蜒头状。色泽鲜润,砂绿显,红点明,叶表带白霜,这是优质铁观音的重要特征之一。铁观音汤色金黄,浓艳清澈,叶底肥厚明亮,具绸面光泽。泡饮茶汤醇厚甘鲜,入口回甘带蜜味;香气葱郁持久,有六泡有余香之誉。

二、铁观音的制作工艺是什么

将从茶园采回的新鲜茶青,均匀的分摊开,以让每片叶子都能受到阳光充足的照射,直到茶芽第二叶或对口叶的第一叶的光泽消失,叶色转暗,手摸叶子柔软,并发出一股清香,失重6%-9%是理想的萎凋程度。然后将茶叶放置室内进行静置,每隔一段时间要进行人工翻动搅拌。

炒青是决定柴烧铁观音色、香、味品质优劣的关键所在,其技术性高,要求严格,对于炒青过程中所用的灶、柴火、技术都有精准的要求:

资深茶师:炒青的时间必须控制恰当,茶青要炒透,才可使香气高、水色清;起锅太早,茶青未熟透,则成茶将融有青味;炒青过度,叶缘即有刺手的感觉,甚或炒焦,那么茶汤的焦味,任由怎么泡也无法除去。因此只有经验丰富的炒青师傅才能把控好炒青的火候、温度、时间。

红砖土灶:这种土灶是由安溪本土红砖垒成,坚固耐用,而且红砖多孔、保温、耐热性强,能让柴火充分燃烧,并能将柴火的温度围于炉中,满足柴烧铁观音严格的火候要求。

上好柴火:好的柴火密度高,耐烧,燃烧时温度持续较久,而且燃点为文火,能使茶叶炒制得刚刚好,干燥度够,手又不会烫伤。而且好的柴火还会将木柴的香气慢慢渗透到茶叶中,使制成后的茶能够保留淡淡的木柴香。要具备以上几点,柴烧铁观音所用的柴木以相思树木最佳,荔枝树木次之,普通乔木勉强可用。

优质铁鼎:炒青是利用人工双手在铁锅里炒茶菁,直至炒到用手大力搓揉茶菁不再出水为止。因此这个过程就需要使用到耐热,厚薄适当,且铁质良好的铁锅。

茶叶经过炒青后,茶身虽已柔软疏松,但仍旧呈片状,所以得经过手工的揉搓,方可使茶成条索状。铁观音的揉捻是多次反复进行的,有三揉三烘六道工序,反复相间进行。

柴烧铁观音烘干过程是通过柴火低温慢焙,以利用焙火的火候改善茶叶的青味及减轻涩味,促进茶叶香气清纯,芳香甘润可品,并使茶汤水色橙黄艳丽,滋味浓厚。

柴烧铁观音制作严谨,技艺精巧,其制作工艺要经过凉青、晒青、凉青、做青(摇青—摊青)、炒青、揉捻、初焙、复焙、复包揉、文火慢烤、拣簸等工序方可制成成品。

三、铁观音茶用多少度的水泡才合适呀

铁观音用滚开的水(100摄氏度)冲泡。因为铁观音属半发酵茶,只有保持较高水温,茶的色香味才能够泡出来,其口味更佳,更能泡出铁观音的真正味道。

1、铁观音——属青茶类,是我国著名乌龙茶之一。安溪铁观音茶产于福建省安溪县。安溪铁观音茶历史悠久,素有茶王之称。

2、茶叶如果用保温杯泡茶,长时间浸泡在高温、恒温的水中,茶叶中的茶多酚、单宁等物质会大量浸出,使茶水颜色浓重、味道苦涩。因此,茶具应选择透气性较好的陶瓷类,如用紫砂茶壶泡茶,不失茶之原味。

3、茶的冲泡程序可分为:备茶、赏茶、置茶、冲泡、奉茶、品茶、续水、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