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茶叶香气(茶叶香气有哪些香型)

看干茶只能看出茶叶表面品质的优劣,下一步还要用嗅觉识别茶香。

①干茶闻香。将少许干茶放在器皿中或直接抓一把茶叶放在手中,闻一闻干茶的味道,辨别茶香有无烟味、油臭味、焦味或其他异味。也可以将盖碗温烫后放入茶叶摇一摇,温度使茶叶中的气味挥发出一部分,可使干茶中的气味更明显。

②热茶闻香。开汤泡一壶茶,倒出茶汤,趁热打开壶盖,或端起茶杯闻闻茶汤的热香,判断一下茶汤的香型是菜香、花香、果香还是麦芽糖香。综合判断茶叶的新旧、发酵程度、焙火轻重。

③温茶闻香。茶汤温度稍降后,仔细辨别茶汤香味的清浊、浓淡,闻闻中温茶的香气,更能认识其香气特质。

④冷茶闻香。喝完茶汤,待茶渣冷却后,可嗅闻茶的“低温香”或者“冷香”。品质好的茶叶有持久的香气。或者说,只有香气较高且持久的茶叶才有余香、冷香,这样的茶才是好品质的茶。

闻盖香

闻汤香

1、干闻。抓一把干茶闻一闻;或者是把盖碗内外都用热水烫一遍,将水倒出后放入茶叶,加盖约5秒后,趁热闻香。

2、湿闻:(1)热闻异味。刚冲完茶出汤之后,趁着热气挥发,可以闻一闻有没有异味,比如霉味、陈味、焦味等等。(2)温闻类型。等茶汤稍凉下来,这时候闻香可以辨识茶香是什么类型的,比如毫香、豆香、花香、蜜香、坚果香等等。(3)冷闻。等茶汤完全冷却下来再闻茶香,如果香气依旧明显,说明香气物质丰富。香气持久;如果此时香气已经很淡了,说明香气短暂且单一。

1、毫香型。干茶白毫显露,冲泡时茶叶所散发出的特有香气,称之毫香。凡有白毫的鲜叶,嫩度在一芽一叶以上,经正常制茶过程均可能会有毫香。茶叶示例:如银针茶一般都具有典型的毫香,另外部分毛尖、毛峰则有嫩香带毫香。如白毫银针、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等。

2、嫩香型。茶叶的一种鲜嫩香气。凡鲜叶新鲜柔软,一芽二叶初展,制茶及时,会带有嫩香。茶叶示例:各种毛尖、毛峰等,如都匀毛尖、紫阳毛尖、峨眉峨蕊、雁荡毛峰等。

3、花香型。茶叶散发出各种类似鲜花的香气,按花香青甜的不同,又可分为青花香和甜花香两种。青花香香型可包括兰花香、枙子花香、珠兰花香、米兰花香、金银花香等。甜花香的有玉兰花香、桂花香、玫瑰花香和墨红花香等。其品种很多,一般鲜叶嫩度为一芽二叶,制茶合理,会有一些花香特点。茶叶示例:属花香型的茶有青茶、花茶和部分绿茶、红茶。青茶如铁观音、包种、凤凰单枞、水仙、浪菜、台湾青茶等有明显的花香。花茶,不同茶品有其各自的花香,其中以茉莉花香占的比例较大。绿茶中如桐城、舒城小兰花、涌溪火青、高档舒绿等有幽雅的兰花香。

4、果香型。茶叶中散发出类似各种水果香气,如毛桃香、雪梨香、佛手香、桔子香、李子香、香椽香、菠萝香、桂圆香、苹果香等等。茶叶示例:闽北青茶及部分品种茶属此香型,红茶常带有苹果香,如白琳工夫、滇红工夫等。

5、清香型。香型包括清香、清高、清纯、清正、清鲜等。一般见于鲜叶嫩度在一芽二、三叶,制茶及时正常的绿茶等;另外,少数闷堆程度较轻,干燥火工不饱满的黄茶和青茶类摇青、做青程度偏轻及火工不足的,香气也属此香型。茶叶示例:清香属绿茶的典型香,如竹叶青、恩施玉露、蒙顶黄芽;此外如清香型铁观音也是此香型。

6、甜香型。该香型包括清甜香、甜花香、干果香、甜枣香、桔子香、蜜糖香、桂圆香等。凡鲜叶嫩度在一芽二、三叶,红茶制法,可能会出现这些特点。茶叶示例:甜香为工夫红茶的典型香型,如宜红工夫、滇红工夫、闽红工夫等。

7、火香型。凡鲜叶较老,含梗较多,制造中烘焙火温高、充足、糖类焦糖化。该香型包括米糕香、高火香、老火香及锅巴香在内。茶叶示例:属此类型的有黄大茶、武夷岩茶等。

8、陈醇香型。像云南普洱茶、广西六堡茶和湖南黑茶,在长时间的存放过程中,伴随着持续的后发酵等一系列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呈现出陈醇香型。很多普洱茶爱好者所推崇的“越陈越香”及“陈韵”,主要指的就是这类香型。茶叶示例:属此类型的茶有陈放的普洱茶、六堡茶等。

9、松烟香型。凡在制造干燥工序用松柏或枫球、黄藤等熏烟的茶叶,一般具有松烟香。茶叶示例:属此香型的茶有小种红茶、沩山毛尖、六堡茶及黑毛茶等。很多时候也是各种香型的综合呈现,可能以一种或几种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