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个人喜欢用绿茶养,也可用乌龙茶、红茶
2、汝窑是高温釉,要经过两次烧制,第一次是胎之后上釉烧制后方为成品。胎土和釉料在出窑时都要收缩而窑工们精确地计算出收缩差从而形成开片,汝窑的片纹有很多种冰裂纹鱼子纹蝉翼纹(又名蝇翅纹)等等也有不开片的。
造成瓷器开片的原因有两种。
一种是人为的开片,一种是自然的开片。人为的开片,多属浆胎瓷器。所谓“浆胎”,是在制胚时,浸泡过的精细瓷粉,澄清后融成泥浆,制成胚胎。人为的开片,在这些浆胎制作过程中,就配好了药料。人窑烧时,必使之开片,开大片或者开小片,都可以按照用不同的配料来实现。这样烧制出窑的瓷器,开片形似龟裂,开坼都在胚胎里面。
而自然的开片,则是瓷器历年既久,表面釉层渐渐内裂,或呈鱼子纹,或成牛毛纹。无论何种纹形,开坼都与胚胎无关,开片纹痕绝不会深入,而仅仅开在釉面上。所以凡是瓷器因年久自然开片者,其釉总似坼而未坼,在若隐若现之间。若为人工开片者,则在瓷胎上豁然显露。这是二者的根本区别。
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一种茶叶养一个茶杯(个人意见)汝窑开片的杯子壶,由于开片,在使用过程中会沁入茶汁,如何养出漂亮的开片纹呢?一只杯子尽量喝同一种茶,不要交叉,否则养出的开片纹大都颜色发黑,尽量不要用开片的杯子喝熟普,熟普养出来的纹路都是黑的。一般来说,绿茶养出的线最漂亮,深浅不一,但养成时间最长,台湾乌龙,铁观音养出来的线是金色,红茶生普养出的线为褐色。无论是开片或者不开片的杯子或者壶,在使用完以后,要用干净的温水冲洗,防止形成茶渍。
茶类品种颇多,我们国家最为盛产,但是至今茶叶的品类也没有统一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有许多分类方法,人们只好选择最为相近的分类方法,即是绿茶、黄茶、白茶、青茶、黑茶和红茶六大品类。几千年的茶文化下来,也衍生了丰富的茶具,我们可以根据茶的特性和茶具的功能搭配使茶汤更好的发挥出最佳口感。那你知道茶叶和什么茶具冲泡更好喝

1、绿茶的最佳搭档
绿茶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酵这一工序,因此属于不发酵茶。绿茶也是我国出现最早的茶,现在从生产和销量来看,绿茶都是六大茶类之首。


这样来看,绿茶是适合大多数茶具的,不发酵使得绿茶口感鲜爽,使用透明的玻璃杯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2、黄茶的最佳伴侣
黄茶在茶类中属于轻微发酵茶,根据茶叶采摘的成长阶段不同可以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这三种,黄茶最大的特点就是“黄汤黄叶”了。

黄茶用瓷质和玻璃的杯子、盖碗冲泡,如果想要欣赏茶叶伸展的形态,可以用玻璃杯冲泡,特别是君山银针,素有“三起三落”的说法。

3、白茶的最佳拍档
白茶也属于轻微发酵茶,采摘后不经过杀青或者揉捻,制晒或用文火干燥加工的茶,保持了茶叶原有的清香口感,成品基本是芽头,满身白毫,如银似雪得“白茶”之名。

白茶适用紫砂壶、瓷质盖碗等茶具冲泡,不过白茶用“功夫茶”的冲泡方法效果更好,茶叶在来去之间悄然伸展散发出浓郁茶香。一般用瓷质茶具冲泡,但是若是老白茶,就可以用紫砂壶冲泡了。

4、乌龙茶的最佳搭档
乌龙茶又称青茶,是半发酵茶,如此独特,既有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的浓郁。根据各个地区生产工艺不同,乌龙茶被分为闽北乌龙茶和闽南乌龙茶等等,其中闽北乌龙茶还可以分为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等等的品类。

乌龙茶不同地域的冲泡方法都有不同,一般使用瓷质或者紫砂壶、盖碗来冲泡,但是大多是都是用紫砂壶冲泡。有些茶友喝茶会用闻香杯,因为它的香气显扬,闻香杯的聚香作用让人们在品茶之前能够先品味。

5、黑茶的最佳伴侣
黑茶作为一种后发酵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茶类,主要你采用粗老的原料制作,目前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云南、广西、四川等地,主要品种有湖南的黑毛茶、湖北的老青茶、广西的六堡茶和云南的普洱茶。

其中以最著名的普洱茶为例,一般使用瓷质、紫砂制的盖碗和紫砂壶,因为普洱茶的特性就是在冲泡后会快速溶出,所以采用“功夫茶”的方法冲泡更适合。

但是因为普洱茶溶出快速,不太稳定,有时可以直接在玻璃杯中冲泡,外出携带方便。如果夏天想要清凉解渴又想和普洱茶,可以在正常冲泡的茶叶,待其冷却后直接加入冰块。

6、红茶的最佳拍档
红茶属全发酵茶,因为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叫红茶,红茶在最初制作的时候被人们称为“乌茶”。虽然在英国发扬光大,但起源在中国武夷山。但现在世界各地大多都有红茶生长的记录。

红茶和陶瓷、紫砂壶、盖碗、紫砂杯搭配更加适合,而且红茶的多样性可以做奶茶、柠檬茶等饮料茶。

其实从茶性来看,瓷质茶具和盖碗可以应用在众多茶类中,但是紫砂壶泡茶其实更能展现茶的茗香,而透明的玻璃茶具更加适合观赏茶叶伸展,像花茶或者太平猴魁这类茶等等。

但是紫砂壶作为茶具之首,其实更适合发酵的茶,像乌龙茶、红茶和黑茶这一类,当然了,如果你自己习惯用一种更茶具了,也是可以的。
宋朝人喝茶,用小勺把茶末分到几个碗里,冲入滚水,一边冲一边搅,快速搅动,让茶末跟滚水充分混合,这叫“点茶”。点好的茶汤上面还会泛出一层乳白色的泡沫。
点茶无需茶壶,故此宋朝并不生产茶壶,只烧造茶碗。宋朝人最喜欢的茶碗是建州窑出产的小黑碗,胎特别厚,造型古朴,看起来很笨重,但是耐高温,导热慢,适合点茶。
宋朝人则喜欢用黑瓷碗。因为宋朝最好的茶汤都是乳白色的,只有用黑碗才能凸显茶汤的乳白。如果用白瓷碗、白瓷杯或者透明的玻璃杯,就分不出哪是杯子哪是茶了。
扩展资料:
茶冲泡时间过长,茶叶中的茶多酚,类脂,芳香物质等可以自动氧化,不仅茶汤色暗,味差,香低,失去品尝价值。而且由于茶叶中的维生素C,维生素P,氨基酸等因氧化而减少,使茶汤营养价值大大降低。
同时由于茶汤搁置时间太久,受到周围环境的污染,茶汤中的微生物(细菌和直菌)数量较多,很不卫生。冲泡次数过多一般茶叶在冲泡3-4次后就基本上没有什么茶汁了。
据有关试验测定,头开茶汤可含水浸出物总量的50%,二开茶汤含水浸出物总量的30%,三开茶汤则为10%,四开茶汤却只有1-3%,再多次冲泡就会使茶叶中的某些有害成分也被浸出,因为茶中的微量有害元素往往是在最后泡出。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宋朝的茶道:烧水泡茶有讲究用瓷碗喝茶成风
人民网-多喝茶不如会喝茶喝茶养生要注意7个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