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细如松针是什么茶叶(针状茶叶有哪些)

一、春针是什么茶

白毫银针属于白茶,微发酵,茶性偏凉,主产于福建福鼎、政和等地,白毫银针为采摘大白茶树种的头春肥壮单芽头,经过萎凋、干燥制作而成,在制作过程中不炒、不揉,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成品白毫银针其干茶芽头肥壮、白毫满披、形如如针,因此得名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属于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的白茶,是白茶中的佼佼者。其创制于1796年,素有茶中“美女”、“茶王”的称号。

白毫银针原产地在福建,属于微发酵茶,其工艺主要采用萎凋和日晒两道工序,工序看似简单却又暗含深意,主要产区有宁德市的福鼎、南平政和、松溪、建阳等地。

这些产地都属于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地势山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依山傍水的,茶汤常年云雾缭绕的,空气、水质、环境都非常的好,得天独厚的茶园环境,生产出了优质的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是白茶中的贵主,白毫银针又分为荒野银针、明前短针、太姥银针这三个等级。

荒野银针产量极少,一年一采,真正的荒野银针尾部带有马蹄结。由于荒野银针独特、天然的生长环境,以及不加人工干预的因素,荒野银针带有它得天独厚的“荒野”气息,与其他普通针拉开一道界限。

由于荒野银针的这些特性,市场上对其需求很大。商家为了谋利,因此市面上会出现许多假荒野银针。

2013年、2014年这两年荒野银针的产量还较多,随着市场白茶热度的提高,荒野银针的数量在渐渐地减少,市面上还出现了许多“伪貌”假荒野银针,因此尾部带有马蹄结这一标准不能作为判断真正荒野银针的依据。

明前短针臻选明前头采嫩芽,等级高、产量少。明前短针经过一整个冬天的休养生息,故而大量的有机质沉淀,内质丰富、芽头紧实、氨基酸含量奇高,另外生态有机的生长环境赋予它天然的芳香气息。

二、茶叶松针和毛尖有什么区别

茶叶松针和毛尖是两种不同的茶叶品种,它们主要区别在于产地、外形、制作工艺和口感等方面。

1.产地:茶叶松针主产于中国台湾地区,而毛尖主要产于中国福建、江苏等地。

2.外形:茶叶松针的叶片细长如松针,呈绿色,叶面光亮,叶背嫩绿色;毛尖叶片也较细长,呈嫩绿色,新鲜叶子有白毫。

3.制作工艺:茶叶松针采用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包括摊凉、杀青、揉捻、炒制等步骤;毛尖则采用独特的“三青”工艺,即摊青、杀青、炒制。

4.口感:茶叶松针口感清爽,汤色绿黄明亮,茶汤带有花香和果香,入口细腻柔和;毛尖口感鲜爽,汤色嫩绿明亮,茶汤带有鲜花香和清香,入口香气浓烈。

总体来说,茶叶松针和毛尖在产地、外形、制作工艺和口感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各具特色,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好选择。

三、豆蔻茶是什么茶

“豆蔻”是选取凤庆早春第一拨细嫩芽尖制成的滇红,条索纤细如松针,干茶清香馥郁,蜜甜的幽香缓缓溢出。茶汤透亮橙红,如霞光铺洒在江面,日出江花红胜火,美不胜收。

入口甘甜清冽,茶汤如练流过口腔,似天鹅绒拂过,温软如缎,清新如泉,隐隐有春天的甘冽芬芳。蜜香馥郁,香气和茶汤融为一体,三杯茶汤咽下,呼吸间溢满蜜香,有清甜的花香,口齿留香,清芳如画,甜润似泉。

滇红制作系采用优良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先经萎凋、揉捻或揉切、发酵、烘烤等工序制成成品茶;再加工制成滇红功夫茶,又经揉切制成滇红碎茶。上述各道工序,长期以来,均以手工操作。此工艺从1939年在凤庆与勐海县试制成功。

1、首先应该取出五克滇红茶,再准备一个茶碗,最好是可以选用白瓷盖碗,并且容量为一百一十毫升左右最佳。

2、用茶勺将准备好的五克滇红茶放入盖碗当中,这个过程千万不要直接用手操作,否则将会影响茶叶的口感。

3、准备温度在九十五度到一百度的水注入杯中,水温以高温最好,高温可以使茶的香味以及滋味得到充分的释放,如果泡茶的水温比较低的话,那就无法激发茶的香味以及滋味。

4、头几遍泡茶的时候出汤一定要快,一般都是5秒出汤,到了第4泡到第7泡的时候,可以适当延迟至8秒,8~10泡一般是15秒左右,最好依次递增;出汤之后不要将茶碗的盖盖上,滇红茶一般可以冲泡10泡左右,每一泡的盖碗茶汤之后一定要倒干净,这样就不会影响后续茶汤的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