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紫砂壶用茶叶泡着好吗
1、从养壶的角度上来讲,并不太好,就如一块海绵,吸饱了水,它就不能再吸水了,壶最好是用完就清干净,凉干再泡。
2、白茶需要爽利散热的泡茶氛围,泡饮时需注意:
3、壶型:口盖较大,壶腹较窄,壶身较高。
4、泥料:紫泥类,绿泥类,红泥类等所有泥料都可以。
5、黑茶汤浓,色泽较深,在选壶上也需要注意:
6、泥料:紫泥类(生普、熟普皆可),绿泥类(可泡生普)
7、壶型:壶腹较大的壶,因为普洱茶的浓度高,用腹大的壶可避免茶汤过浓。
8、乌龙茶又称为功夫茶,是因为其泡茶方法和其他茶类的泡饮不同,起茶器均有规格限制,对壶的要求更是严格:
9、泥料:紫泥类、绿泥类、红泥类和降坡泥均可,其中以红泥类最为标准。因其中的朱泥目数较高,密度大,对高香型茶品的香味吸附损失少,经过高温烧结的扁圆朱泥壶,益茶性,聚热扬香,是乌龙茶最佳伴侣。
10、容量:按照茶量的不同而选择不同容量的壶,一般为80cc-200cc内。
11、壶型:1,铁观音:壶型宜矮不宜高,能表现茶香特质,平顺释放出铁观音的茶韵花香。
12、红茶香味悠长,性甘,汤色红浓,可以选择如下条件的紫砂壶:
13、泥料:紫泥类、红泥类、降坡泥等泥料
14、绿茶汤色青嫩,不耐闷,所以要选择符合下列要求的紫砂壶:
15、泥料:紫泥类,绿泥类,红泥类等所有泥料都可以。
16、壶型:口盖大,身桶宜矮不宜高。
17、在品饮花茶时,我们也需要注意选壶的重要性,以泡出最醇香的花茶味道
18、泥料:紫泥类,绿泥类,降坡泥均可。
二、怎么去掉茶叶里面的苦涩味
1、茶子所以会有涩味,首先和茶叶里面本身含有的物质是分不开的,茶叶里面的多酚类、醛类物质和咖啡碱等都是让茶叶变得苦涩的原因,如果这些物质大量析出,遮盖了茶叶当中其他的味道,茶汤就会发涩。
2、如果是茶叶本身的原因,大家在冲泡的时候,要注意冲泡方法,不要用高温冲泡,更不要投入大量的茶叶,这样就不会有大量的咖啡碱或者醛类物质融入茶汤当中,茶汤就不会变的发涩。如果自己的冲泡方法没有问题,要去除茶的涩味,也可以试着加入一些螃蟹脚,可以让茶汤变得更加甘醇。
1、造成茶叶涩口的不仅是茶叶本身含有的一些内含物,更有可能是因为茶叶的质量问题。如果厂家采摘的是病情非常严重的茶叶制作出来的茶,或者茶叶里面的农药残留较多,也是会出现涩味的,对于这种茶叶,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将其扔掉。
2、还有一种造成茶叶涩口的原因,就是新茶,新茶刚刚制作出来,里面的咖啡碱和醛类物质含量过高,泡出来就会有涩味。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将新茶保存一段时间再喝。
去除茶的涩味的方法就给大家介绍到这了,茶叶涩口要先找出原因,再寻求解决方法。
三、我的紫砂壶泡养了一段时间,为什么壶里面还是没有茶叶的味道
1、首先将新购置回来的紫砂壶用细砂纸内外打磨,以去除紫砂壶成形和烧制时残留的陶屑和尘垢,再用清水内外仔细洗涤清洁,然后放入干净无异味的锅中,加入茶叶和水,使茶壶完全浸泡于水中,待锅中的水煮沸之后,改为文火,继续煮两个小时左右,而后让锅中的壶和水自然冷却至常温,再次将水煮沸,重复前面的过程,如此反复,一般经过三至四次就可以把茶壶捞出,完全冷却后加以清水冲冼,晾干,即可甩来泡茶使用了。
2、日常泡茶时,紫砂壶沏人开水后,壶体表面温度较高,此时用沸水浇壶身外壁,再用湿毛巾,或者专用的“茶巾”擦拭茶壶,不断反复多次,壶温稍降后,亦可用手摩掌,因手掌有体油,有利于壶体光润。以每日冲泡两次算,大约三个月左右,吸收了茶汁和体油的紫砂壶便会显露出淡淡的光泽了,这层光泽就是所谓的“包浆”。如果每日使用茶壶的次数较多,那效果定然更好,包浆也会越来越厚,越来越有光泽,而紫砂壶上的包浆一旦形成,很难退去。
3、紫砂壶的养是和泡茶时选用的茶叶和沏茶的水紧密关联的,一般养壶最好选用功夫茶。因为这种半发酵的茶既的绿茶的温和,又有红茶的醇厚,养出来的壶温润柔和沏茶的水最好用山泉水或矿泉水,这样的水含有充足的矿物质,用以养壶,更容易在壶面形成包浆,使紫砂壶通体更加光亮润滑。
4、每次冲泡过后,紫砂壶中的茶叶残渣不用清除,可使其滞留于壶中,让茶壶继续吸收茶叶的精华和水分,更利于养壶,不过切忌茶叶不能滞留壶中时间过长,一般以两天为限,否则时间过长,壶中的茶叶霉变,污染了紫砂壶,那就得不偿失了。
5、每次使用紫砂壶后,应该将茶壶擦拭干净,贮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切忌不要沾污油污之类的东西,那样不仅会破坏壶表的“色浆”,还会使茶壶染上异味,无法泡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