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柑发白是什么茶叶(小青柑属于红茶吗)

许多茶友在喝小青柑的时候发现有些像发霉的——白霜,这些小青柑白霜是什么东西?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下面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小青柑外表白霜是什么,顺便告诉大家能不能喝。

白霜小青柑

一、小青柑白霜是什么?

小青柑采摘于每年的7-9年青皮柑果(未成熟柑果),果皮色青而光泽度高,油室点凹显,分布均匀而密集,质地密实。

由于小青柑油室饱满(油胞)内含丰富的柑橘精油,而柑橘精油蕴含D-柠檬烯、β-榄香烯、香茅醇、榄香醇、葵醛、(E,E,E)-2,6,10-三甲基-2,6,9,11-十二烷四烯-1-醛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也就是说小青柑最核心的营养价值和健康功效之一在于它的油胞柑橘精油。

小青柑-油胞

那么小青柑表面的上白霜是什么呢?

第1这白霜绝对不是我们眼见怀疑的现象——发霉,第2所谓的白霜其实就是小青柑柑皮油胞柑橘精油破裂挥发结晶而成的产物,也就是说白霜是小青柑柑皮里的柑橘精油变性物质(营养物质化学反应转变成其它成分)。

通过以上简单的讲解,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了小青柑白霜是什么,接着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小青柑为什么会有白霜。

小青柑白霜

二、小青柑白霜是怎么形成的?

上文已经讲解过了,白霜是有小青柑柑皮油胞的柑橘精油变性转变而成的新物质,那么它是怎么被转变的,在什么条件下才会结晶变成白霜?

是否有白霜其实跟小青柑的制造工艺有着密切的关系,小青柑生产制造工艺经历三种方式转变。

1、传统全生晒制造工艺

2、半生晒低温烘干工艺

3、高温烘干工艺

随着小青柑的火爆及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越来越多厂商追求利益与效率,直接放弃传统制造工艺,选择高温烘干制造小青柑,这样制造过程快,生产成本低。

而高温烘干制造工艺,就会直接破坏小青柑柑皮油胞,导致油胞高温破裂以至于柑橘精油溢出,最终溢出的柑橘精油经过化学反应转变成结晶品——白霜。

油胞饱满-小青柑

大家喝了那么多小青柑了,也知道真正的半生晒,全生晒的小青柑是没有白霜的,那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生晒的作用对白霜的抑制作用其实是很大的,通过生晒使其长期暴露于空气中,茶枝柑果皮中的精油和果糖成分挥发得更快,在持续的生晒干燥过程中,挥发油会逐渐转化成其他物质,

而且柑皮陈化过程,挥发油呈现降低的趋势,而黄酮类物质呈现升高的趋势;当外面溢出的油没有了,完全干燥了,保存得当,那自然就不会起白霜了。

小青柑制作工艺

正宗新会小青柑制作工艺:

以十添一小青柑制作工艺为例(真正新会小青柑),茶与柑的巧妙结合,油胞密集而又圆润,轻闻浓郁的香柑味。

01、采摘新会柑(优质原料决定优质产品)

每年的七月到九月,就是新会青柑采摘的黄金时节,挑选圆润均匀,果皮肥厚的新会柑作为原料。

02、筛选洗净掏空(保留新会柑的陈皮)

采摘下来的新会柑需要在46小时内洗净、掏空、景晒。

03、手工填装普洱茶(精良的工艺,优质的宫廷料)

经过处理的新会青柑,由人工填塞宫廷普洱茶,金豪比显,井盖上果盖。

04、生晒工艺(保留新会柑的陈皮)

将人工填塞好的小青柑,铺开在阳光下生晒8天-15天,让水分挥发,让普洱喝陈皮味道相融,保留价值与清香。

之后再经过低温烘干过程,充分将小青柑水分蒸发,提高小青柑的干燥程度,以提升小青柑存储时间。

十添一小青柑用广东新会核心产区天马产园的柑果搭配着云南勐海宫廷普洱茶,采用传统的半生晒+低温烘干工艺制作而成,所产小青柑99.9%都不会有白霜。

十添一小青柑

三、小青柑有白霜好呢还是没有好呢?

由于小青柑的市场需求量逐年增长,加上商家竞争越发激烈;许多无良商家采用低成本高产出的高温烘干制作工艺以谋取最大利益,自称小青柑有“白霜”才是好的,有价值的,以完他们自己的谎言。

从而导致绝大多数消费者都认为有白霜的小青柑才是好的,才是真正的新会小青柑;其实这都是被这些无良商家误导了,导致了一个恶性循环。

真真正正的新会小青柑,采用传统生晒工艺制作出来是基本不会有白霜的,小青柑原有的健康价值成分也完整地保留在里面而不是经过化学反应变成其它物质。

小青柑健康价值成分之一“柑橘精油”,好好的有营养的东西,突然变成其它物质——白霜,你觉得你喝的白霜小青柑,还是原来的小青柑吗?它的功效还是原来的小青柑功效吗?起码口感都是完全不一样的。

四、小青柑白霜可以食用吗?

齐了白霜的小青柑,虽然是可以冲泡的,但是口感和营养价值就失去原来的小青柑的功效与作用了,所以还是建议大家尽量少喝有白霜的小青柑,有利自己的身体健康。

小青柑外表有白霜,是小青柑柑油晶的挥发物,在陈皮之乡新会,小青柑的白霜被称之为“脑晶”或“柑油晶”,属于正常现象,其原因为小青柑柑皮含有一定的挥发油,且易挥发,在密闭的环境下,或经过长时间存放,其物质会慢慢析出并氧化为白色物质,即白霜。

为什么会形成白霜

由于新会柑幼果中含有丰富的萜烯类挥发油(果实越成熟,萜烯类挥发油含量越低),在相对低温烘制或日晒过程中,由于烘温相对低,油室中保留一部分挥发油(柠檬烯为主要成分),且随着水分的散失,而在油室中呈固态绿黄色物质状态。

由于柠檬烯易挥发,若在密闭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时间的储藏,这些物质缓慢析出至柑皮表面并氧化为白色物质,形成“白霜”。

一般“白霜”会在挥发油含量丰富的小青柑和柑胎出现,而挥发油含量相对较少的成熟柑果则很少出现;而高温烘制挥发油散掉,也不会出现“白霜”;“白霜”易挥发,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白霜”不会出现。

总之

小青柑表面的“白霜”实际上跟“果霜”的形成机理是类似的,但又略有不同,形成“柑油晶”的因素主要有:一是只有青皮才会有“白霜”的现象,通常只有柑仔才会起霜,因为柑仔的柑油量是最高的,而随着柑果的成长柑油的含量会逐渐降低转化为糖分;

小青柑发白是霜。

小青柑外层发白的物质是柑油精挥发物,称为白霜,白霜是小青柑在制作时,经过日晒或低温长时间烘焙后析出的柑油结晶,最后形成的一种白色粉末状物质,白霜的主要成分是柠檬烯,属单萜类化合物。

想要产生白霜,必须要保证小青柑表面油囊的活性,小青柑的油囊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产生白霜,只能通过反复日晒和低温长时间烘焙的工艺,表面才会析出白霜。白霜不会在小青柑日晒或烘培后立刻产生,需要在密封且适宜的保存环境,并且经过长时间存储,这些物质慢慢析出至柑皮表面,氧化后成白色物质,就成为白霜。

小青柑介绍

青柑又叫柑普茶,它用广东新会大红柑和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普洱茶为原料制作而成的一种茶,是普洱茶的一种。其特点一是入口甘醇、香甜,有独特的花香味和陈香味,这是由于新会柑的果香味特别,普洱茶长期吸附了柑皮的果香味所致。二是保健作用突出,发挥出新会陈皮“理气”的功效。

特点:融合了新会柑清醇的果香味和云南普洱茶醇厚甘香之味,让柑皮(即陈皮)与茶叶相互吸收精华,形成了风味独特、口感一绝的柑普茶。其保健作用兼具新会陈皮和普洱茶功效。新会柑,是新会陈皮唯一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