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恩施藤茶是柳树叶吗
1、首先说说,恩施的富硒藤茶,本身藤茶的黄酮含量就很高,有很多保健功效,比如:防止心脑血管疾病,调节三高,有助睡眠,养肝保肝,调节肠胃……有很多,有人说基本是可以治百病,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也确实是很广泛。而且可以与药物同服,不会减药性。重点是,恩施的藤茶,由于特殊的地理原因,恩施藤茶的黄酮含量是最高的,而且还富含硒元素,这决定了恩施的富硒藤茶效果更佳好,关于硒的好处,我就不说了,楼主可以百度一下。
2、最后,讲讲你说的凤硒藤茶,凤硒是恩施的一个藤茶品牌,貌似不怎么出名,但是这个藤茶是目前唯一个采用纯野生藤茶炒制的。其他的都是人工种植的。人工是自己喝的话,还是建议买那个野生的吧,效果肯定也好些。刚才看了一下,价格也不贵。
二、在茶店怎么挑白茶
1、在买白茶时,有三个步骤是必然要做的,且一个都不能少。依次是看外观、闻香气、品滋味。
2、看外观,主要是看白茶的外观是否符合要求、颜色是否自然、正常。
3、所谓的外观要如何要求,就是指茶叶的名称和品级要相符合。
4、如,白毫银针的外观,必然是肥壮的芽头,密披白毫,带有一旗一枪的外观特征。
5、又如,白牡丹的外观,是一芽一叶或者是一芽二叶的外观特点,带有细长的叶片,叶片背面带有密集的白毫。
6、而寿眉,一芽三叶、一芽四叶,是它的外观特点,且带有粗大的茶梗,芽头细小。
7、熟知这些外观要求,才能买到等级相符合的茶。如我们买的是白毫银针,那它总不能有一芽一二叶的特点吧。
8、至于新白茶的颜色,根据季节细说。
9、春白茶(春天采的茶),它的颜色主要以鲜绿色、嫩绿色、墨绿色等绿色系为主。
10、从白毫银针、白牡丹再到春寿眉,它们的颜色都是绿的,如同春天的主色调一般,满眼翠绿,看着极为舒服。
11、若是当年制作好的春白茶颜色发黑、发红,那都是工艺不到位影响的,如渥堆。
12、春白茶要是没有及时摊晾,茶渥堆在一起,必然会使茶叶颜色发生巨大变化,最为直观的,就是颜色变黑、变红。
13、遇到这类白茶,需提高警惕,小心购买。
14、秋白茶,它的颜色较为复杂、丰富些,且秋天不同节气,茶叶的颜色稍有差异。
15、秋白茶,比较有特色的几个季节茶:立秋寿眉、白露寿眉、寒露寿眉。
16、立秋寿眉和白露寿眉的颜色较为接近,主要是五彩色。常见颜色有:古铜色、黄褐色、褐色、黄绿色、墨绿色、翠绿色。
17、寒露寿眉的颜色,比较整齐,颜色主要以墨绿色为主,间或会出现一些黄褐色、黄绿色、古铜色等,但比例较少,整体颜色看起来,没有立秋寿眉、白露寿眉那么丰富。
18、闻香气,主要是闻新白茶的香气是否清爽,是否有异味。
19、新白茶的香气,是要舒服的,干净的,没有刺鼻的气味。这些是一款新白茶最基本的要求。
20、若是要买茶品质更高的白茶,那我们选的白茶,必然是鲜爽气足、花香馥郁、毫香浓郁的茶,且香气还要持久。
21、品滋味,目的简单,就是看白茶是否有苦涩味,茶汤是否甜润、甘醇、醇厚、柔和。若是茶汤不苦不涩,甜润、甘醇、稠滑,那就属于高品质的白茶。
22、在冲泡时,还要注意茶叶的冲泡次数,通常高品质的白茶,至少能冲泡8-9次。
三、有一种树叶哂晒干可作茶叶泡茶唱喝叫什么树
温度:龙眼生长在南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气候,能忍受短期霜冻,在0至4℃的低温条件,短期内不会冻死。福建莆田主产区年平均气温为20至22℃,四川产地年平均气温约18℃;冬季短期低温有利于龙眼花芽的分化和形成。
水分:龙眼产区一般年降水量在1200至1600毫米。
光照:龙眼为阳性树种,要求阳光充足。
土壤:龙眼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在我国福建莆田主产区,主要为红砂壤、粘土,均能生长,只要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几乎各种土壤均能适应。以砂壤土最好,其次是砂质红壤及粘土。土壤pH值为5.4至6.5生长最好,碱性土不宜栽种。
龙眼原产于我国南部地区,分布于福建、海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区)。
龙眼肉,是指鲜龙眼烘成干果,也就是桂圆。生药龙眼肉为由顶端纵向裂开有不规则块片,气香,味浓甜而特殊。表面黄棕色,半透明;靠近果皮的一面皱缩不平,粗糙,靠近种皮的一面,光亮而有纵皱纹。
辨别掺伪的龙眼肉,首先是看外观。凡掺白糖的龙眼肉不会做得太干,不然掺入的白糖就会显现;凡用硫黄熏过的,其表面十分靓丽,颜色偏白,卖相十分好看。其次是闻。龙眼肉有股浓郁的清香味,而用硫黄熏过的龙眼肉则失去了这种香味,闻起来有股硫黄的味道。第三用手摸。龙眼肉经加工晾晒,一般不会晒得太干,摸起来稍有沾手,但掺入白糖的龙眼肉,抓在手里握一会儿,就能感觉黏乎乎的。第四是尝。龙眼肉口尝味浓甜而有股特殊的味道,而掺入白糖的龙眼肉,吃起来原有的清香味道显得很淡,而且甜得发腻。龙眼肉是补益的常用药,
龙眼肉营养丰富,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之功效。
常绿乔木,高通常10余米,间有高达40米、胸径达1米、具板根的大乔木;小枝粗壮,被微柔毛,散生苍白色皮孔。叶连柄长15至30厘米或更长;小叶4至5对,很少3或6对,薄革质,长圆状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两侧常不对称,长6至15厘米,宽2.5至5厘米,顶端短尖,有时稍钝头,基部极不对称,上侧阔楔形至截平,几与叶轴平行,下侧窄楔尖,腹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粉绿色,两面无毛;侧脉12至15对,仅在背面凸起;小叶柄长通常不超过5毫米。花序大型,多分枝,顶生和近枝顶腋生,密被星状毛;花梗短;萼片近革质,三角状卵形,长约2.5毫米,两面均被褐黄色绒毛和成束的星状毛;花瓣乳白色,披针形,与萼片近等长,仅外面被微柔毛;花丝被短硬毛。果近球形,直径1.2至2.5厘米,通常黄褐色或有时灰黄色,外面稍粗糙,或少有微凸的小瘤体;种子茶褐色,光亮,全部被肉质的假种皮包裹。花期春夏间,果期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