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毛尖泡出来的水浑浊怎么回事啊(信阳毛尖冲泡后浑浊)

信阳毛尖泡茶茶水很浑浊的原因是制造工艺、冲泡方法以及有很多白毛。

1、制造工艺:信阳毛尖茶汤浑浊与茶叶本身的制作工艺有很大关系。近年来,一些厂家片面追求茶叶的细长形,长时间在较低温度的锅里揉捻,会增加碎茶量,使汤色非常浑浊。

2、冲泡方法:冲泡方法不当也会导致信阳毛尖茶汤浑浊,属于绿茶。冲泡正确时,可以看到汤色清澈明亮,赏心悦目。错误的冲泡方法会让茶叶上的汗毛脱落更多,所以茶汤看起来会比较浑浊。

3、有很多白毛:信阳毛尖茶以芽头为主,芽头上有很多绒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白毛。毛尖茶在冲泡过程中,有白毛脱落,漂浮在茶汤中,会造成第一次茶汤出现浑浊。但这种浑浊不是灰尘,而是茶芽头上的茶毛,不影响饮用。

信阳毛尖主要产地

信阳毛尖产地来源的域区界定如下:北到淮河;南到大别山北坡的谭家河、李家寨、苏河、卡房、箭厂河、田铺、周河、长竹园、伏山、苏仙石、陈琳子等乡镇沿线;西到桐柏山与大别山连接处的王岗、高梁店、吴家店、游河、董家河、浉河港等乡镇沿线;东到固始县泉河流域的陈集、泉河铺、张广庙、黎集等乡镇。

具体包括:浉河区、平桥区、罗山县、光山县、新县、商城县、固始县、潢川县管辖的128个产茶乡镇。北纬31°23′—32°24′,东经113°45′—115°55′。

如果是太偏黄的就不是非常好的茶叶或是陈茶对于混浊其实是信阳毛尖的特色。

好信阳毛尖都有浑、小、淡

特点浑说了小指茶叶芽头小至于淡呢指茶汤香味清淡

因般来说茶产期越早味道越淡好茶需要细品俗说细茶粗和粗茶细喝.

说越早期茶泡时候放越多越晚茶泡时候放越少只有样才能真正品出信阳毛尖独有清香与甘甜

拓展资料

茶,(学名:Camellia sinensis(L.) O. Ktze.),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

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

花白色,花柄有时稍长;萼片阔卵形至圆形,无毛,宿存;花瓣阔卵形,基部略连合,背面无毛,有时有短柔毛;子房密生白毛;花柱无毛。蒴果3球形或1-2球形,高1.1-1.5厘米,每球有种子1-2粒。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野生种遍见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的山区,为小乔木状,叶片较大,常超过10厘米长,长期以来,经广泛栽培,毛被及叶型变化很大。茶叶可作饮品,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并有保健功效

参考资料:茶百度百科

信阳毛尖开汤后汤色浑浊的原因

1、信阳毛尖毫多

上等的信阳毛尖以芽头为主,就是茶树冒出来的新芽,上面有很多的绒毛,炒制杀青后,大部分的细绒还留在上面就是我们说的白毫。而优质的信阳毛尖就是细、圆、光、直、多白毫的。

在冲泡的过程中,信阳毛尖的茶毫容易脱落下来,飘散在茶汤中,所以我们泡出来的茶汤尤其是第一道都有点浑浊。但这个浑浊不是灰尘,是茶绒,不影响饮用的,反而证明茶叶价值高,品质好。那是因为茶里毫毛多,证明茶叶细嫩,茶叶中氨基酸等重要的营养物质丰富。这个浑浊是信阳毛尖的毛峰,只要别浑浊不透亮就好,浑浊透亮就是好茶。如果觉得浑浊可以将第一道的茶水洗茶倒掉,再加水续杯后要是茶水中还有白色的混悬物,可以静置两分钟再喝。

2、制茶工艺的问题

但茶汤浑浊不透亮除了茶叶本身的问题,很有可能就是制茶工艺的原因。近年来部分信阳毛尖茶产区片面强调外形紧细,采用较低温度在锅内长时间揉捻,外形越来越细,一方面由于过度揉捻,碎茶增多,外形色泽变暗,汤色泛黄混浊,叶底不完整。另一方面采用低温度在锅内长时间揉捻做形,茶叶揉捻溢出物在热的作用下容易在炒锅内结成锅巴状物质,随着茶叶的揉捻,这些物质渐渐地附着在干茶的茶条表面,冲泡时容易出现浑浊沉淀物。

所以发现冲泡信阳毛尖茶汤浑浊,出现灰尘等沉淀物,就不仅是茶叶的茸毛造成的,而是因为加工过程中揉捻过度,甚至把茶叶的表皮揉碎了,这和有没有茶毛是两个概念,水很通透时能看到茶毛,而不是灰。

3、冲泡方式不当

信阳毛尖也要讲究冲泡方式的,正确的冲泡方式可以使汤色显得清澈透亮,而错误的冲泡方式会使茶叶毫毛脱落增多,汤色浑浊。像一些不懂的人,会用高冲法,水柱的压力容易对茶叶造成损伤,急速的高温也会烫坏茶叶,泡出来的茶汤也就比较浑浊了。

正确的冲法应该是环壁冲泡法,选用75度左右的水(避免太高温),然后倒水时沿着杯子缓缓流入。有人喜欢用凉水泡茶,但一般不建议用凉水泡茶,水温过低茶里面的营养物质析不出来。高冲法与这种做法比起来,泡出的茶区别在于,前者汤色混沌,而后者汤色清澈。混沌的那杯会略微有点苦涩,但后者清澈,则口感甘甜,唇齿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