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泡茶的步骤是怎样的,需要注意什么
将茶杯洗净,用开水稍微烫过。此为温杯。
将茶叶放入高温烫过的茶杯中,用85摄氏度的开水冲泡,水量盖过茶叶稍多一些即可。等茶叶舒展片刻,将水倒掉。这一步有何意义呢?其目的是使茶叶完全苏醒过来,重新焕发出茶叶的本质。并且茶叶中的一些杂质,碎末,此时也随之流出,使得下一步冲泡的茶质将更清新,洁净。
可适当提高水壶的位置,由上而下,水流如瀑布一般落入杯中,叫杯底的茶叶泡个澡。注意泡茶的水温80-90度为好。
刚刚泡好的茶温度过高,此时不宜牛饮,先仔细欣赏一番,闻其香,观其色,形之变化。
1.泡茶之投茶量:冲泡普洱茶时,投茶量的大小与饮茶习气、冲泡办法、茶叶的特性有着亲密的关系,富于变化。就饮茶习气而言,港台、福建、两广等地习气饮酽茶;云南也以浓饮为主,不过投茶量略低于前者。江浙、南方喜爱淡饮。
2.泡茶水温:水温的掌握,对茶性的展示有着紧要的作用。低温有利于发散香味,有利于茶味的疾速浸出。但低温也轻易冲出甜蜜味,轻易烫伤一局部高档茶。确定水温的上下,一定要因茶而异。例如,用料较粗的饼砖茶、紧茶和陈茶等适合沸水冲泡;用料较嫩的高档芽茶(如较新的宫廷普洱)、高档青饼适合适当降温冲泡。
3.泡茶之冲泡时刻:冲泡时刻长短的控制,目的是为了让茶叶的香气、味道展示充沛精确。如前所述,由于云南普洱茶的制造工艺和原料选择的特别性,确定了冲泡的方式办法和冲泡时刻的长短。
茶叶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上乘饮料,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因此,茶叶有"康乐饮料"之王的美称。但是饮茶还需要讲究科学,才能达到提精神益思维、解口渴去烦恼、消除疲劳、益寿保健的目的。但有些人饮茶习惯不科学,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沏茶宜用陶瓷壶、杯,不宜用保温杯。如果用保温杯泡茶,茶叶长时间浸泡于高温水中,就像温火煎煮一样,茶多酚、单宁等物质会大量浸出,使茶水颜色浓重、有苦涩味。同时,由于一直保持高水温,茶中的芳香油会大量挥发,鞣酸、茶碱大量渗出,这样不仅降低了茶叶的营养价值,减少了茶香,还使有害物质增多。此外,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在水温超过80℃时就会被破坏,长时间高温浸泡会使其损失过多,从而降低了茶的保健功能。
很多人以为冲泡茶叶不宜用沸水,理由是沸水高温可以破坏茶叶中的维生素C,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较丰富的绿茶更不宜用沸水冲泡。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解。科研人员曾对茶汤中维生素C的稳定性做过专题研究,他们发现,溶于水中的维生素C在100℃时10分钟即被破坏掉83%。
但用沸水冲泡茶叶并不会大量破坏维生素C,这是因为茶汤中的维生素C是比较难以分解的,其较为稳定的根本原因在于茶汤中含有较多的多酚类物质,它们能与铁离子、铜离子等相互作用,从而抑制了维生素c的分解。沸水高温固然可破坏维生素C,但在茶汤和白水两种不同的条件下,破坏程度是有很大差距的,人们的误解正出于忽视了这种差异的存在。
从另一方面看,用沸水冲泡茶叶,既能使茶叶的香气更多更快地散发出来,又能使茶叶中的水浸出物溶解得较多(如咖啡碱和茶多酚等物质),使茶汤滋味较醇和爽口。所以,合理而科学的冲泡方法当是第一道茶汤用沸水冲泡,冲泡时间以5~10分钟为宜,此时的茶汤品质(指品尝价值和营养价值)较好。
茶叶浸泡4-6分钟后饮用最佳。因此时已有80%的咖啡因和60%的其它可溶性物质已经浸泡出来。时间太长,茶水就会有苦涩哧。放在暖水瓶或炉灶上长时间煮的茶水,易发生化学变化,不宜再饮用。
很多人喝过茶后会把茶叶咀嚼后咽下去,因为茶叶中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粗纤维和其它营养物质。但是这是错误的,科学证明泡过的茶有一些致癌物质,所以不要吃泡过的茶叶。
泡一杯浓度适中的茶水,一般需要10克左右的茶叶。有的人喜欢泡浓茶。茶水太浓,浸出过多的咖啡因和鞣酸,对胃肠刺激性太大。泡一杯茶以后可续水再泡3-4杯。
二、茶叶放在水瓶里泡茶后为什么水会是红色的而不是绿色的
1、茶叶放在水瓶里泡茶后水会是红色的而不是绿色的有以下三个原因:
2、第一、水的温度过高,一般用80度左右的水泡茶比较好。
3、第二、泡茶的时间太长,里面的矿物质流失出来。
4、第三、茶叶过期变质,茶叶的保质期一般在8~12个月左右。
5、别名茶、槚(jiǎ),茗,荈(chuǎn)。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
6、茶叶中含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进人体健康。茶叶饮品-茶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三、描写泡茶时茶叶的变化的句子
1.茶叶在热水中渐渐舒展开来,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2.水温逐渐升高,茶叶也随之展现出深浅不一的颜色。
3.慢慢地,茶叶展现出鲜艳的绿色,释放出清新怡人的味道。
4.随着时间的流逝,茶叶逐渐下沉,水也变得更加清澈透明。
5.当茶叶与水融合,飘逸的茶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带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