醍醐灌顶意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后清凉通感升华为一种精神上的豁然贯通。
岩茶肉桂,多数人的印象就是“霸道高香”,就像刚猛的降龙十八掌,掌掌威力无比,因此掳获了众多茶客的心。
然而“醍醐灌顶”肉桂却是太极,刚柔相济,无形无相,变化莫测。又像是一位文武兼修,满腹经纶,豁达内敛的隐士。
茶讲究轻轻地嗅,缓缓地吸,细细地嚼,悠悠地品,唇齿轻启,那股兰桂结合蜜桃的芬芳馥郁香气,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一股舒爽直冲脑门,沁入心脾,十分提气。盖香杯底香,也是幽幽的花香蜜香,芬芳飘远,令人心醉。
在第二道时,除了香味比前一泡浓郁,茶汤的醇厚中还多了一层丛味,岩韵十足,且留香持久。
第三道茶,浓郁的花香夹着淡淡果香溢出,细细地咂吧咂吧嘴,茶水里好似有果粒般,明显能感受到口腔的饱满醇顺,清爽甘活,又像粘稠的米汤,很有厚重感。
香味充盈着整个口腔,柔而有劲,醇而不烈,汤感稠滑,香气沉水,搅得各路经脉洞开,舒舒坦坦地俘虏住整个身心,好似“醍醐灌顶,甘露滋心”。
红茶,英文为Black tea。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和香气物质,具有红茶、红汤、红叶、香甜味醇的特征。红茶品种以祁门红茶较为著名。
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萎凋是红茶初制的重要工艺,红茶在初制时称为“乌茶”。红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
评茶术语
鲜嫩、嫩香
新鲜悦鼻的加工精湛的嫩茶所具有的香气,有点似煮熟的嫩玉米香。
栗香
似栗子炒熟时发出的香气。是高山优质茶所具有的香型。
清高
清香高爽而持久。
清鲜
香气清纯鲜爽。
清香
香气清纯爽快,香虽不高但很幽雅。清香稍低用“清纯”表示。
清
香气清爽但稍感偏青。
青气
带青草气,是绿茶加工“火候”不足、红茶发酵不足的表现。
注:“清高、清鲜、清香、清、青气”术语表达的香型比较接近,据我的休会是形成这不同的香型主要是由于加工时火温掌握的高低,火温掌握得好,清香高爽,用“清高”表达,依次用“清鲜、清香”表达,如带有青气,根据青气的程度加重,依次用“清、青气”表达。
足火
茶叶加温干燥过程中,温度高、时间长,干度十足所产生的火香。
高火
茶叶加温干燥过程中,温度高、时间长,干度十足、略感“过火”所产生的火香。
老火
干度十足、带轻微焦气的香气。
焦气
干度十足、有严重的焦气。为次品茶香气。
甜香
香气中露有糖香。是高档红茶的典型香气。大叶种嫩度好的原料帛成绿茶也会产生甜香。
花香
在纯茶香气中闻到类似鲜花的香气。是茶树品种优良、生产环境优越、加工技术精湛的茶叶所具有。
云香
云南大叶种品系细嫩原料加工出来的绿茶所表现出来的特殊的优良香气。
幽香
香气幽雅、透露缓慢而持久。
蜜兰香
香气中甜香(似烤红薯香)夹带花香,多用于广东的“白叶工夫”茶的特殊香型。
陈香
茶叶后熟陈化后所产生的香气,一般指普洱茶所具有香气类型。
欠纯
茶叶香气中夹带有不是茶叶本身所具有的气味。
清香:香气清纯不杂。
幽雅:香气文秀,类似淡雅花香。若无法具体称为哪种花香者,以香气(幽雅)或(花香)称之。
纯和(纯正):香气正常纯净,但不高扬。
蔬菜香:类似蔬菜,空心菜,经沸水烫煮后之香气。此类香气评语常用于绿茶。
甜香(蜜糖香):带类似蜂蜜,糖浆,或龙眼干之香气。
甜和:香气不高,但有甜感。
炒米香:类似爆米花之香气。为茶叶经轻度烘焙或焙炒的香气。
火香:茶叶经适度烘焙,而产生的焙火香。
高火:干燥或烘焙温度过高,尚未烧焦而带焦糖香。
火(焦)味:炒菁干燥或烘焙控制不当,使茶叶烧焦,带火味。
青味:似青草或青叶之气味。炒(蒸)菁不足,或发酵不足,均带青味。
闷(熟)味:似青菜闷煮之气味,俗称(猪菜味)。
浊气:茶叶夹有其它气味,沉浊不清之感。
杂(异)味:非茶叶应有之气味。如烟味,霉味,陈味,油味,酸味,土味,日晒味等不良气味。一般都指明属于哪种杂味,若无法具体指明时,仅以杂(异)味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