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桑
桑叶茶的原料,要选择生态环境优越、无污染的优质桑叶。在桑树生长周期内,都可以采摘,但以9月初的桑叶为最佳。此时光照充足但不强烈,桑叶光合作用充分,叶绿素多,昼夜温差大,生长周期长,营养价值高。
2.洗晾
采摘回来的桑叶,要注意挑选筛检,去除部分残破老叶,只留芽头嫩叶。用清水浸泡5分钟,再冲洗两次,去除灰尘杂质,洗净后放于阴凉区晾干水分备用。
3.切叶
桑树叶片较大,直接炒制比较麻烦,也不利于后期冲泡。因此,要将洗净的桑叶叠好,用刀具切成0.3到0.5厘米左右宽度的条叶,方便炒制。
4.杀青
与茶叶杀青流程基本相同,桑叶茶可以采取热锅高温杀青和蒸笼蒸青两种杀青方式。有经验的朋友,可以采取下锅炒杀青的方式,时间以3~5分钟为宜。如果是新手,宜采用蒸青的方式,用蒸笼蒸5分钟左右即可。因为用热锅杀青,如果掌握不好技巧,很容易烫伤。
5.揉搓
桑叶杀青后,需要放在干净的地方,摊放一段时间,直到温度降下来。为了达到理想的条形,需要进一步理条整形,如同绿茶揉捻一样。将桑叶茶放在木板上,沿同一方向揉搓,直到桑叶卷曲,汁液沾满叶面,手搓有润滑感为宜。
6.解块
经过揉搓后的桑叶茶,大多粘粘在一起,需要手工将其解块打散。这个过程动作要轻柔,避免造成桑叶破损。解块后,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摊放半个小时左右。
7.烘干
桑叶茶的烘干方式,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手边拥有的工具,自由选择。可以用热锅直接炒干,有烘干机的,也可以直接烘干。另外还可以放在微波炉和烤箱里烘干,要注意观察,避免烘焦了。
8.包装
烘干后的桑叶茶,一定会出现碎末,如果是自己饮用,舍不得扔掉,可以直接用干净的茶叶桶装起来。如果要保持完好条形,可以在摊凉后过筛,将碎末去除后再进行包装。短期存放桑叶茶,放在常温环境下即可,注意密封防潮防异味。如果长期存放,做好密封,放在冰箱里冷藏更佳。
因为茶叶里的茶多酚等活性物质会被空气氧化,而且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茶多酚就越容易氧化,所以夏天的时候才也特别容易变色,冬天茶的颜色就变的比较慢,茶多酚的氧化是先变成茶红素,然后再氧化成茶褐素,所以我们如果连续地观察茶的颜色,先慢慢变红最后慢慢变黑。茶多酚氧化后就会丧失原有的保健功能,同时茶叶会滋生细菌,所以隔夜茶不要喝了。
茶汤的颜色和口感确实和水质有关。但是也不仅仅因为水质的问题呀,比如还有泡茶的手法,水温,冲泡的时间。冲泡时间过长也会使颜色变深,因为茶汤中的物质被氧化的缘故。
具体水质要去专业化验,如果泡茶容易变黑说明水中铁离子等偏高。当PH大于5时,汤色加深;PH达到7时,茶黄素就倾向于自动氧化而损失。其次,水的硬度还影响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软水中含其他溶质少,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高,故茶味浓;而硬水含有较多的钙、镁离了和矿物质,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低,故茶味淡。如水中铁离子含量过高,茶汤就会变成黑褐色,甚至浮起一层“锈油”,简直无法饮用。这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与铁作用的结果。如水中铅的含量达0.2ppm时,茶味变苦;镁的含量大于2ppm时,茶味变淡,钙的含量大于2ppm时,茶味变涩,若达到4ppm,则茶味变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