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茶叶泡出来是青色的(怎样去除茶叶里的青味)

绿茶,给人最突出的感受大概是清爽、香醇,其在水中展开的形态优美,芽叶明显,深受广大茶友的喜爱。我国绿茶种类繁多,下面我为大家介绍绿茶的三种泡法及冲泡绿茶的流程。

冲泡绿茶的流程

一、茶具:一般国人喜欢用玻璃杯冲泡绿茶,不出汤,喝到杯中水刚好没过茶时,再续水,称为“留根”,如此很容易浸泡过久而茶汤过浓或生苦味,此处建议使用玻璃壶、烧结温度较高的紫砂壶等,全程不盖壶盖,以方便出汤。

二、水温:冲泡绿茶水温太高容易泡出涩味,此处前二种泡法水温皆以80~85度来冲泡(是烧沸后放凉至此温度),第三种泡法以85度来冲泡。

三、绿茶的三种泡法

1、上投法:

主要是冲泡细嫩绿茶,通常是全芽头或者一芽一叶或满身披毫,比如信阳毛尖、洞庭碧螺春、日照开园茶等。

操作很简单即“先水后茶”——壶内注水至7分满,然后拨入茶叶,再倾斜壶身缓缓旋转两圈,让茶和水充分融合,最后静待1~2分钟,出汤,即可饮用。

细嫩的茶叶是茶树上刚刚生长出来的新生命,犹如刚出生的婴孩,珍贵且几乎没有防御力。冲泡这样的茶,不能用刚烧开的水,那样会烫伤它,一般80~85度的水,有热度且安全。采用“先水后茶”的上投法,也是为了避免水直接冲击茶身带来的物理伤害。

2、中投法:

主要冲泡较细嫩且高香,茶形紧结,扁形或嫩度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的绿茶比方说西湖龙井、吉安白茶、日照扁茶等。

操作很方便即“先水后茶,再添水”——壶内注水至3分满,然后拨入茶叶,再倾斜壶身缓缓旋转两圈。茶浸入水后,高冲注水至7分满,此时茶叶随水翻腾起舞,茶香开始弥漫。最后静待1~2分钟,出汤,即可饮用。

细嫩且高香的茶叶,经不得高温热力和水冲击的伤害,但是又需要温度来激发茶中的香气,所以采用“水-茶-水”的投茶顺序。先水后茶,保护茶叶不受热力的伤害,二次高冲注水,激发茶香。

3、下投法:

是平时最容易接触的一种冲泡方法。主要冲泡茶形较松及嫩度较低,粗壮、粗老茶叶,通常一芽二三叶或者更低等级的绿茶,比方说太平猴魁、六安瓜片、日照夏茶或通料茶等。

同家庭普通冲泡一样“先茶后水”——茶先投入壶,高冲注入水,茶叶随着水柱翻滚并舒展,然后倾斜壶身缓缓旋转两圈,最后静置1~2分钟,出汤,即可饮用。

粗壮的茶,等级不高,身板强健,营养物质内敛。这样的茶要用相较前两种绿茶略高温(也不要超过85度)的水来浸提它的内含物,同时利用热水注入时的冲击力激发它的内含物的扩散。

四、品饮:一般是先闻香,再观色、啜饮。饮一小口,让茶汤在嘴内回荡,与味蕾充分接触,然后徐徐咽下,并用舌尖抵住齿根并吸气,回味茶的甘甜。

因为绿茶观赏效果比较好,所以在冲泡时一般用透明茶壶、直身玻璃杯或内壁洁白的磁盖碗,这样有利于衬托碧绿的茶汤和茶叶。泡茶的水质要好,通常选用洁净的优质矿泉水,日常泡茶当然也可以用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这里用水的讲究说白就是酸碱度的问题,最好是中性水,微酸性的也可以,碱性水就不要用来冲泡绿茶了。

茶叶主要有六大类:白茶、绿茶、青茶、黄茶、红茶及黑茶,不同种类的茶叶存放时间不同,存放时间就主要与加工工序,如茶叶氧化及发酵的过程有关。各类茶又大致可分为四种不同程度的发酵,即不发酵、半发酵、全发酵及後发酵,口味、茶色、香气、营养价值及茶叶的寿命都有所不同。钻研茶艺多年、当上茶艺导师12年的冯彩霞指,红茶及黑茶分别为全发酵及後发酵,看起来茶叶颜色较深,代表发酵时间最长,存放时间相对较长,如具有收藏价值的陈年普洱就可存放数十年甚至百年。而不经发酵的绿茶,属於微发酵的白茶及黄茶及半发酵的青茶,寿命都比较短,不宜存放太久。如比较受欢迎的铁观音、寿眉、龙井、碧螺春、乌龙茶及花茶都属於白茶、绿茶及青茶类,是不经发酵或微发酵的茶叶,开封後最好半年内饮用。一般茶叶过了最佳食用期限还可以饮用吗?冯彩霞解释,存放超过半年的茶叶不代表不可饮用,只是鲜爽度及茶味的香气会减少一半,对品茗的赏味过程大打折扣,所以最好在开封後的半年内饮用。另外,花茶属於新增的第七类茶,混合了鲜花或者果实,如茉莉花茶、玫瑰花茶,大家要特别留意它们的食用期限,过期後的花会变暗,桂花甚至会发黑,都是尽快新鲜饮用较好。有些茶叶是一小包独立包装,但不代表可以长时间存放,要延长保质期可以放冰箱保存,保持茶叶鲜味,但记得要密封好才放冰箱,否则易吸味的茶叶就会把冰箱的杂味通通吸收,令茶叶变味。另外,茶叶一旦接触到空气及阳光,会自己发酵,茶叶颜色变深,亦会影响味道,所以千万不可用透明的器皿盛载茶叶,应用深色的容器,存放在远离阳光的地方。提提大家最简易易记的茶叶保存方法:颜色深的茶叶如黑茶,发酵时间长,存放一段较长日子都可以饮用;浅色的茶即代表发酵时间短,不可存放太久,最好半年内饮用。若茶叶过期不想就此扔掉的话,也可以放入冰箱或鞋柜,有助吸走异味,这样就不会浪费。

碧螺春泡出来的茶颜色应该是青绿色的。

碧螺春的采制非常严格,它每年春分前后开采,以春分至清明这段时间采摘的品质最好。通常采摘一芽一叶初展,形如雀舌。采回的芽叶须进行精细的拣剔,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

碧螺春条索纤细,卷曲如螺,白毫显露,银白隐翠,冲泡之时,恰似白云翻浪,香气浓郁,滋味鲜醇,汤色清绿,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的赞誉。

扩展资料:

泡茶有很多讲究,不同的地方泡茶的方法虽有不同,但基本要求是一样的。为了使茶叶的色、香、味充分地冲泡出来,使茶叶的营养成分尽量地被饮茶者利用,其中应注意茶、水的比例。

茶、水的比例随茶叶的种类及嗜茶者情况等有所不同。嫩茶、高档茶用量可少一点,粗茶应多放一点,乌龙茶、普洱茶等的用量也应多一点。对嗜茶者,红、绿茶的茶、水比例为1:50至1:80,即茶叶若放3克,沸水应冲150至240毫升。

喝乌龙茶者,茶叶用量应增加,茶与水的比例以1:30为宜。家庭中常用的白瓷杯,每杯可投茶叶3克冲开水250毫升;一般的玻璃杯,每杯可投放茶2克,冲开水150毫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碧螺春